英息恐達7厘 累經濟硬着陸

來源:東方日報

日期:2023-07-07

通脹仍高企 摩通估利率升幅超預期

英國政府本年初曾承諾今年內將通脹率10.1%壓低一半,惟官方最新公布的5月通脹率仍達8.7%,較年初時僅降1.4個百分點。投資銀行摩根大通發表報告,坦言當局要在年底前實現通脹目標,利率需要由目前的5厘加至7厘或以上,較現時市場主流的預測高半厘,最終或導致英國經濟急速轉壞而「硬着陸」。

事實上,如利率觸及6.5厘,將會是英國自1998年以來的最高利率。負責撰寫上述報告的摩通經濟師Allan Monks表示,他原來的英國利率預測較為溫和,到11月時或僅達5.75厘,可是他同時指出,只要市場預期通脹居高不下,或見到通脹沒有穩定下來的迹象,利率都會潛在上升,令「硬着陸」變得愈來愈有機會發生。

就業市場興旺 推高工資

當中主要的推手是就業市場依然興旺,部分人仍未感覺到加息的痛苦。該行解釋,就算英倫銀行近來多次加息後,名義工資的增長抵銷部分按揭貸款帶來的負面影響,這或會將利率逐步推高至7厘。

此外,目前企業對於通脹的預期、市場對於核心價格的預測,以及中央銀行對實現通脹和經濟增長目標的執行力度,都指向會加息至7厘或更高的水平,即按揭成本將會返回2008年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10年的水平,分別在於要英倫銀行獨力承擔所有壓低通脹的重擔,還是可以從外部獲得一些幫助。

大選或提前 難加稅削開支

雖然該行未有明確解釋何謂「從外部獲得一些幫助」,但一般當貨幣政策未能奏效,或需要幫助時,都會首先想到政府的財政政策。可行的方案包括加稅和減少政府開支,兩者都可以有效減少貨幣在市場流通,從而達致類似貨幣緊縮的效果。

不過,有分析員表示,英國現屆政府有機會將大選提前至明年下半年舉行,不可能會同時推出加稅和減開支等惹民眾討厭的政策;惟另邊廂亦不能依靠大幅加息,因為真的有可能會推倒經濟。故較為平衡的做法,是以一個較慢的速度加息,雖然不能將通脹帶回政府的目標,但可確保經濟繼續增長,幫助穩定選票。

鎊匯上季漲3% 冠絕G10

英國過去連續18個月加息的結果,是本幣匯價愈來愈強。英鎊今年第二季表現跑贏十國集團(G10)成員國,成為最強勁的貨幣。英鎊兌美元匯率在過去3個月內上漲近3%,並且是連續第三個季度上漲,創2021年中以來最長升浪。英鎊昨日曾升逾0.2%,高見1.2731美元,兌9.9519港元。

另外,如英國要減慢工資上漲速度,實有需要放寬工作簽證,引入更多境外勞工。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部長Piyush Goyal表示,與英國的貿易協定談判「進展非常順利」,並淡化了在放寬印度人臨時工作簽證,以及汽車等行業對印度開放的障礙。

他又稱,印度目前正推動過渡期,在某些領域會放寬外資進場,預期未來逾10年印度經濟增速會遠超英國。

注:資料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由malimalihome整理排版
聲明:轉載旨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速聯即刪
微信扫一扫
关注MaliMaliHome公众号

樓盤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