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常識—公共房屋政策

來源:澳門地產業總商會

日期:2022-04-15

公共房屋政策

公共房屋是指由澳門政府自主興建,或由政府提供土地給開發商投資興建,用於出租或以低於市場價格出售的以解決低收入家庭或有特殊困難家庭之住房需求的那些住宅單位。澳門的公共房屋分為兩大類型,一為社會房屋,一為經濟房屋。


社會房屋

澳門的公共房屋起源於為救濟及慈善。1928年8月,澳門台山區一破舊的貧民屋邨發生大火,屋邨被燒毁,翌年政府在原址重建了一系列的矮小平房,成為澳門第一個公共房屋屋邨,澳門的公共房屋就此而來。

澳門社會房屋是公共房屋中用於出租的住宅單位,對象是低收入家庭或有特殊困難的家庭。對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政府每兩年會進行一次調查。一般來說,租金在家庭所得收入中占5—15%。但如家庭收入低於一定標準,其租金可低於家庭收入的2.5%;反之,如家庭收入高於一定標準,則租金可達家庭收入的17.5%。

社會房屋的分配有三種方式:一般競投、限制競投與例外情況。一般競投是任何符合法例的低收入家庭均可參與的;限制競投的參與者必須居住在特定區域或由法律確定具備特定條件;例外情況是根據澳門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的報告,認定面臨社會、身體、精神危機,或者遭受災難急需安置的家庭,可以免除收入限制或居留澳門年限的限制,獲得入住社會房屋的資格。

由1928年開始,澳門政府一直因應社會發展而要而不斷增建單位,主要數據如下:

1960~1968年

從六、七十年代開始,政府以租賃形式為低收入或有特殊困難的家庭提供了五至七層高的樓宇作為社會房屋;多年來不斷對該等屋邨進行修繕及改建,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了較佳的居住環境及公共設施。   這段時期大約有300多個單位落成,主要是由援助性質的組織、私人慈善機構、宗教及社會援助團體或由國際組織資助興建。當時建成的屋邨如下:   

        祈望村--32個單位;   

  石排灣屋邨--32個單位;

  氹仔平民新邨--200個單位;

  羅必信夫人大廈--70個單位。   

隨着社會發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祈望村、石排灣屋邨及氹仔平民新邨已先後拆卸,而羅必信夫人大廈亦已改建為適合長者居住的房屋,並於樓宇內增添多種的設施,例如升降機、平安鐘等,更有社會服務團體在其內設立長者服務中心,24小時為長者提供緊急服務。

1970~1984年

這段時期由政府直接或透過社會輔助部門興建的單位共有804個,當時建成的屋邨如下:

  嘉翠麗大廈A/B/C座--340個單位;

  祐漢順利樓--224個單位;

  筷子基平民大廈--240個單位。

其後政府於1995年將嘉翠麗大廈A/B/C座改建為適合長者居住的房屋,且不斷完善及增加各種的設施,並有社會服務團體在樓宇內設立長者服務中心,24小時為長者提供緊急服務。

1985~1992年

這段時期所興建的社會房屋屋邨數量最多,其中最大型的社屋屋邨望廈平民新邨於1988年落成。當時建成的屋邨如下:

  1985年-台山平民新邨A/B/C座-579個單位;

  1988年-望廈平民新邨-650個單位;

  1992年-氹仔平民新邨-263個單位。

2005~2007年

這段時期興建落成的社會房屋屋邨有青洲社屋--青泉樓,提供210個單位。

2008~2009年

  這段時期興建落成的社會房屋屋邨如下:

  筷子基社屋(快富樓)-- 484個長者單位;

  筷子基社屋(快意樓)-- 400個單位;

  青洲社屋(青松樓)-- 252個長者單位。

2010~2011年

  這段時期興建落成的社會房屋屋邨如下:

  青洲社屋(青翠樓)-- 672個單位;

  望廈社屋(望善樓)-- 588個單位;

  青洲社屋(青雅樓)-- 357個單位。


經濟房屋

在1980年,澳門政府推出《經濟房屋法律》,法例使低下和中低產階級的人士有機會購買價格受管制並低於自由市場的房屋,這些房屋的質量具有一定質素,社區設施亦齊備,包括有學校、托兒所、活動中心及商舖等。其後,於1984年澳門政府更推出《房屋發展合同》法例,緩解本地區房屋缺乏之情況,特別是舒緩收入較低階層對房屋之需求,輔助澳門地區之建築業發展,從而刺激增加房屋供應量,以符合澳門實際房屋需要和適應市民的購買能力。為完善上述法例,澳門政府分別於1993年及1995年對房屋政策作出調整與修正,對出售經濟房屋的制度進一步作出明確規範,透過公開競投的方式分配經濟房屋。

因應社會的發展與變化,澳門政府於2007年啓動經濟房屋相關法例的修訂工作,並推出《修訂公共房屋相關法例草案文本》作公開諮詢。有關修改法例於2011年獲澳門立法會全體大會細則性通過,並於2011年10月1日生效。政府實施新的《經濟房屋法》,其目的是協助具特定收入水平及財產的本澳居民解決住房問題,與促進符合本澳居民的實際需要及購買力的房屋供應;而主要內容是設立收入及資產限額;延長不可轉讓期,並規定不可轉讓期間經過一定年限之後,可將經濟房屋轉讓予符合申請條件者,在不可轉讓期屆滿後轉讓單位須補價;同時,保留原有的經濟房屋輪候人名單等。經濟房屋僅由政府直接出資興建,以表示政府在提供公共房屋的決心和承擔。


臨時房屋中心

由於上世記80年代初期,大量新移民由內地湧入本澳,導致木屋數目增長迅速,政府為改善木屋居民的居住環境,於1986年至1992年期間,興建多個臨時房屋中心,以容納因政府清拆木屋,而又未符合入住社會房屋或購買經濟房屋條件的家庭暫時居住臨時房屋中心。當時落成的屋邨如下:

  1986年:彩虹苑臨時房屋中心-- 60個單位;

  1986年:青洲臨時房屋中心-- 120個單位;

  1986年:氹仔臨時房屋中心-- 234個單位;

  1990年:北區臨時房屋中心-- 211個單位;

  1992年:黑沙環臨時房屋中心-- 600個單位。

現時除北區臨時房屋中心已作為辦公大樓外,其餘的臨時房屋中心均已拆卸。

注:資料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由malimalihome整理排版
聲明:轉載旨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速聯即刪
微信扫一扫
关注MaliMaliHome公众号

樓盤推介